发布时间:2013年09月 5 日 来源:南通社 编辑:曹淑芹 浏览次数:137次
红河论坛153-156场成功举办
8月31日上午8:30,红河论坛第153-156场在红河学院文鼎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围绕“图学大赛”和“机械创新大赛”展开,一共4个专题。
图学在现代教育与模拟训练中的进展
主讲人是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机械工程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邵立康教授;
此次专题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图学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国内外图学教育的比较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图学在现代教育与模拟训练中的进展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图学教育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并且给出我们的建议。从而实现图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卓越人才。
邵教授首先强调,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一切社会活动。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从而使人们去改造社会。图学教育就是研究怎样培养和训练图形(图学)思维,使受教育者快速掌握图学(包括图形和图像)技术并加以应用的过程。研究图学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图学在现代教育与模拟训练中的进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图学教育发展规划,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图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随后,绍教授说明了我国图学教育的现状与最新成果,我国目前存在着艺术图学教育缺失的现象,传统的工程图教学呈现两种特点:一种是以空间几何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观念,强调系统理论;另一种是以工程设计语言为主的教学观念,强调实用性。另外,他介绍了国外应用图学教育研究和高校图学教育学科归属的研究;并将国内外图学教育的研究进行比较。
接着,邵教授阐述了图学最新成果及在现代教育与模拟训练中的进展,图学教育在体育运动模拟训练中取得很大成绩,其外,模拟训练还广泛应用于军事对抗、气象雷达、流体力学分析、动力运动模拟建筑施工、医疗救护、地震救援、教学实景演练等诸多领域。他还提到未来图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他说,图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学手段要向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还将会更侧重能力培养。
最后,绍教授对我国的图学研究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 图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第二,加强通识教育,第三,狠抓教材建设,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五建立以图学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体系。
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的几点思考
讲座由教育部机械基础教指委委员、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机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机械室主任王佑君教授主讲;
王教授首先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进行了简介,分别从大赛的背景、大赛的目的、大赛的组织与领导、大赛的历程等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其次王教授分析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具有学生知识面要求广、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设计作品与实际应用紧密相结合的特点,并展示了以往各大高校参赛的优秀作品。接下来王教授介绍了第六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为“幻 · 梦课堂”,内容是“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还对参赛的方式、大赛相关进程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说明,并重点介绍了本届慧鱼创新(创意)设计比赛。第六届大赛主题的设计思路是主题的引领作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办方希望通过大赛主题,引领师生紧跟国家和民族前进方向,升华精神境界;并在设计实践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等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第六届主题设计应基于主题力图强调和重视课堂教学、主题力图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主题力图避免产生过多的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作品等三个方面的考虑。给我校学生参赛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
最后,王教授对第六届大赛选题进行了研讨,他指出在内容的理解方面课堂包括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教室用设备包括桌椅、讲台、黑板、投影设备、展示设备等;教具是指能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教学用具。其他还应从向任课老师探寻题目,对现有教具进行改进,结合学校特点(优势)等方面应对本届大赛。王教授还对我校参加本届大赛寄予了一些期望,他希望领导重视,上下同心,奠定创新坚强后盾;形成制度,固化机制,构建创新坚实基础;着眼生活,内外结合,激发创新无限活力;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助力创新更高境界。
结构化表面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应用
主讲人为浙江大工业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教授鲁志聪。
鲁教授从结构化表面工程产生的背景、结构化表面工程的内涵和特点、结构化工程的最新进展、结构化表面工程的应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结构化表面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应用。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表面化工程是讲材料的表面与基体一起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利用各种表面技术,使材料的表面获得希望具有的性能的系统工程。其次,鲁教授便以纳米技术为例介绍了起产生的背景,最新进展以及纳米表面工程的科学问题。纳米表面工程是通过特定的加工技术赋予材料以纳米表面,使表面纳米结构化,从而使材料的表面得以强化,改性成赋予表面新功能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取决于基体性能的因素被弱化,表面处理,改性和功能化的自由度扩大,表面加工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当今的纳米表面工程在表面纳米超薄膜,纳米涂、渡层,表面纳米化,表面超薄图形,超光滑表面等都有最新的进展,鲁教授分别从各个方面、图文并茂的向同学们介绍了纳米表面的新进展。
关于纳米工程的科学问题是从宏观,介观及微观的一体化研究,在工程应该方面,介绍了超薄晶片低损伤研磨加工、磨具型腔表面精密加工、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并详细的介绍了精密磨具表面技术。
全国大学生成图与建模大赛的反思
主讲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冶教授。
陶冶教授首先介绍了大赛的起源,从高校扩招、师生比大幅上升、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赛的起源。总体的教学时数与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之间的矛盾;教学改革引发“工程图学”被边缘化的焦虑;其他学科竞赛带来的影响。其次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赞助单位阐明了大赛的组织形式。第三,讲解了大赛彰显的专业与社会效应,包括引导工程图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促进各高校之间对工程图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的交流;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工程图学与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相互联系和应用;扩大图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竞赛促进了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竞赛给高校参赛的教师带来了实惠;竞赛给高校参赛的学生带来了实惠等六个方面。第四说明社会对大赛的反映,从高校教师对大赛看法;大学生对大赛的看法;教育部领导及著名专家对大赛看法等进行了说明。第五是创新与单纯技能的思考,关于怎样找到图学与设计结合部,怎样从全封闭的比赛向半封闭、半开放、全开放过渡,怎样通过比赛逐步提高图学教师的设计水平陶教授分别进行了说明。第六是大赛留给我们的思考,传统与现代成图技术的结合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主流,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还分析了三维软件的优点是,参数驱动,特征造型,所见所得,直观、易学、易懂,避免了许多设计过程中的低级错误,设计、验证一体化是其发展趋势,降低看图门槛。最后陶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从检验各高校的教学质量;交流教学改革的成果,探讨高校培养人才的不同模式;找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更好的促进高校的教学;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合格人才,让我们国家从制造强国走向创造强国。此外还对历届大赛进行了回顾参赛,介绍了郑州轻工学院2008年举办的第一届大赛到华南农业大学2013年举办的第六届大赛,参赛学校由51个到166个,参赛学生由322人到1214个,参赛科目有机械、建筑到机械、建筑、水利、道桥等。
至此,红河论坛第153-156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