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莅临大理大学解读巴金晚年的理想主义

时间:2016年03月31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近日,受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大理大学)和文学院的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陈思和教授,莅临大理大学,为300多位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巴金晚年的理想主义》的学术讲座。
    陈思和教授通过30多年对巴金的研究,结合巴金晚年的散文集《随想录》、《再思录》的解读,为师生揭开了巴金晚年的思想状态。
    陈思和教授在巴金健在时,与巴老长期保持联系。特别是在巴老晚年时,目睹了巴老克服巨大的病痛,一个字一个字地写《随想录》的情景。陈思和认为,这是因为巴金心里确实有一个巨大的冲动,有一种难以表达的东西,一种巨大的伤痛和感情的要求,促使他非写不可,把自己心中的冲动表现出来。
    是什么样的冲动,促使着巴金从1978年到1986年,历时8年写作《随想录》呢?
    陈思和认为,巴金晚年的理想主义经历了一个从失落到复苏的过程。因为巴金生活在一个不能讲真话的时代,而他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又支撑着他,要把他心中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把他自己曲曲折折的内心感情和思想讲出来。虽然巴金早年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但他并不想写作,不想成为作家,而是想通过搞社会运动,多为中国做一点实际工作。所以,巴金是在矛盾、痛苦、自我的挣扎中,成为了一名著名作家。
    陈思和认为,巴金的写作是与他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完全吻合的,这从巴老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都是他的心路历程。
    陈思和认为,《随想录》出版了30年,这部书一直产生着巨大的精神作用,这种作用在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陈思和坦承,在80年代读《随想录》,觉得这部书仅仅是对“文革”的反思,是对“文革”灾难形成的分析。到90年代,再细读《随想录》,才品味出巴金是以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他对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8年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斗争,清除精神污染、人道主义的争论、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等一系列的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作了丰富的思考和表述,这些都囊括在了《随想录》里。正因此,陈思和认为《随想录》可以称得上是8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非常丰富的80年代的思想状况。到了最近几年,陈思和再认真研读《随想录》,认为该书反思“文革”,反映80年代的思想文化斗争,只是解读出了巴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随想录》的书写本身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巴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重新唤起他已经失落的理想主义的努力,这个过程也是巴金主观上不断提升、追求的过程。
    陈思和指出,巴金的《随想录》带有浓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是巴老晚年理想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巴老晚年仍坚持理想主义,并身体力行,其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每一个文化人尊崇。
    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在主持讲座作总结时指出,陈思和教授的讲座,娓娓道来中博大精深,信手拈来中富有哲思;更重要的是透过陈思和教授三个阶段对《随想录》的研读,给师生提供了文本阅读的典范。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校校长张桥贵教授委托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向陈思和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正式聘请陈思和教授为大理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佚名 编辑:大理学院)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